原位测试优点多,但也有缺点:(1)不同的原位测试的适用条件不同,针对性强,若使用不恰当则对结果的准确和合理产生影响;(2)原位测试得到的参数和图的工程性质之间是建立在统计关系的基础上;(3)影响原位测试结果的因素很复杂,较难判断对策定制的准确性;(4)原位测试中的主应力方向与实际岩土工
程问题中多变的主应力方向存在着不一致的现象。常见的原位测试有静力载荷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等。本文以标准贯入试验为例说明。通过运用贯入器、触探杆和穿心锤三种工具,利用落锤能量(落锤质量 63.5kg,落距 76cm)将贯入器打入土中,根据打入的难易程度来评价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计数方法是先将贯入器预先打入 15cm,不计数;后开始记录每 10cm 的击数,累计打入30cm;最后将 30cm 的击数累加。若击数达到 50 击时,贯入深度还未达到 30cm,则可停止试验,记录 50 击时的实际贯入深度,后再换算成30cm 的击数,即 N=30*50/ΔS;若贯入器进入碎石土或碎块状岩石层出现反弹,则停止试验,击数记为“反弹”。标准贯入试验应用于利用贯入器采取的扰动样,进行土层定名(如表 1)及判别砂土的密实度(如表 2)[3]。还可应用于判别饱和砂土及粉土的液化、划分花岗岩风化带和估算地基承载力等。
?
三、岩土工程施工的特点
3.1 岩土工程的操作的区域性特点
所谓的区域性,也就说岩土工程中应用的测试技术会因为工程施工的区域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应用效果。鉴于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都不尽相同,工程中的岩土性质也会有很大的差异,由于土质的理化参数的不同也就给岩土工程的测试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测试技术的相关指标要求也会更加严格,同时在对于土质中的抗剪切强度评估、工程采取的工艺条件、具体施工设计参数等也都会有一定的差异和不同,需要特别注意。
3.2 岩土工程施工的隐蔽性特点
岩土工程中诸如:对于地基的处理工作、桩基设计和施工以及地下防护措施等工程施工都属于隐蔽性工程的范畴。这些施工都是在相对隐蔽的情况下进行的,即使日后发现问题也比较难处理,相对也比较难发现问题的本质。所以这类岩土工程中的隐蔽性施工过程最好采用一系列的连续跟踪检测技术,从而实现全程的监护,确保不会因为岩土处理和测试过程不严谨而出现的质量方面的问题。3.3岩土工程测试的不确定性特点
所谓的岩土工程测试的不确定性主要指:因为我国地域辽阔,不是所有岩土工程测试的勘察分析报告中都会体现出所有岩土测试的结果和程式。并且我们还要考虑到某些岩土的性质可能会随着环境和气候的变化而改变某方面的特性的情况;施工过程对于岩土环境的改变是否会造成岩土相关特性的改变;对于这种无法避免的情况,我们首先要做好对于原土的测试工作,然后在施工过程中在进行
现场相关信息的采集和分析,从结果中得出相关指导性建议。
四、岩土工程勘察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主要是通过各种方法,对工程项目的土质、岩体环境等进行实地考察,并对各方面对工程项目的影响作出分析和判断,得出有关相关的地质资料和技术参数,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但往往由于以下原因造成岩土工程勘察质量不高。
1、任务急:甲方委托任务往往不顾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特点不考虑合理勘察周期,限时完成;
2、压价:一些建设单位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重要性了解不深,为应付需要,以低价求得暂时的“节约”;
3、勘察单位:由于市场原因,各种层次的勘察单位蜂拥而上,人员素质、设备能力全然不顾;
4、工程负责人;少数工程负责人怕麻烦,凭经验,为了个人或小集体利益,以保守保“安全”。弹值之间的换算曲线。为提高测试精度各地区可以制定地区、专用测强曲线。由于碳化深度对回弹值有显著影响,所以对碳化深度的测量一定要准确,才能保证测试精度。我们在测量碳化深度值往往不注意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取点,有时在比较容易钻洞的表面钻孔或在构件上边缘敲击一块混凝土代之测量这些方法都给测量数据带来误差。这是因为混凝土表面碳化速度不尽相同,其主要因素有混凝土的密实高和碱度及构件所处的环境条件。
五、岩土工程测试与监测技术的内容应用
5.1附加质量法测试技术
(1)理论、原理附加质量法测试技术:用振动理论和现代科学电子技术为基础形成的检测手段。(2)特点及应用在岩土测试中具有分辨能力强、速度快、检测过程无损坏等优点。此检测技术的过程只需要在建筑物的表层测试即可,故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填筑层的无损检测中。目前来说这是一项较高水平的无损检测技术。
文章来源:《探测与控制学报》 网址: http://www.tcykzxbzz.cn/zonghexinwen/2022/1209/1053.html
探测与控制学报投稿 | 探测与控制学报编辑部| 探测与控制学报版面费 | 探测与控制学报论文发表 | 探测与控制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探测与控制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